• banner標題

    道教科儀

首頁 認識道教 道教科儀
  • 道教新春祈財玅法

    一、農曆大年初一凌晨十二時起至早上十時三十分止,出門往東行(出門指的是社區或公寓樓下的大門往左轉),見到第一顆綠色植物--樹木或灌木,將其朝東支樹枝折下,取回家中。(樹枝要有葉子,心中向其樹木道歉但不可說出聲音)二、事先備妥的三炷香,將樹枝與三炷香綑綁在一起,點香對天祈求心中一個願望。(家中成員可輪流祈願或小孩可由家長代為敘述願望)三、將樹枝及三柱香插入長筒型器皿,且放入硬幣數十枚(約十的倍數)於瓶罐中。四、將其放置於家中進門後的第一個與門同方向之九十度牆角或柱角處之地面上。五、置於此處十二天,將樹枝及香取出用大壽金包覆後焚燒,將其灰燼取出少許倒入臉盆加水攪拌後,擦臉洗手後倒掉。(全家人洗淨)

  • 道教的基本禮節

    道教徒如何互相問候,以及如何行禮,敬拜神明,有一定的規矩。 一、稱謂語:       平輩道友之間稱「師兄」、「師姐」,對年長道友稱「先進」、「道長」。 二、問候語:與人見面、分手時,可以用 「無量觀」 或 「道祖慈悲」 作為問候語。也可以兩句聯起來說:「道祖慈悲無量觀」。意思是說,祝福您得到慈悲道祖的無限關愛和庇佑。亦可用「無量壽福」來祝福您我,就如同佛教所說的「阿彌陀佛」。 三、動作: 向人招呼時,不是雙手合十,而是左手捧著右手,右手抱著左手大拇指,形成抱太極的手勢,然後作揖道好,口說道祖慈悲等等。敬拜下跪時,右膝先彎,左膝後彎。起來時,左膝先起,右膝慢起。但也可以兩膝同時下跪。敬拜時,手向上舉,男士上齊眉、下齊膝。女士上齊頷(頸上)、下齊膝。 四、敬拜時,心念要虔誠恭敬。  

  • 復禮傳度紀盛

            今年六月三十日(農曆五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時許,天空一片晴朗,陽光普照,似乎象徵一個光明美好日子的來臨。元太道堂弟子一行十五人先在道堂集合,再分乘數部車子直奔近鄰指南山上的指南宮三清殿(凌霄寶殿)參加大家嚮往已久的「復禮傳度」儀式。這是規模盛大的傳度法會,參加者除了元太道堂弟子外,尚有其他的道教團體,人數頗眾。為維持會場秩序,使儀式有效率並如法進行,主事單位人員將參加者分成三排,左右對齊,姓名皆依序號,故整個隊伍整齊有序,極為莊嚴。當主事單位備妥一切玄科用品,告天誓文及度牒等,道教會理事長張檉長老開始解說「復禮傳度」的意義。所謂「復禮傳度」乃是要成為一個正統的道教徒,所須通過的儀式,在佛教稱之為「皈依」,在基督教稱之為「洗禮」,是極莊嚴隆重的。如果沒有參加復禮傳度,只能說是信眾。凡參加復禮傳度的人應心存正念,遵守戒規,皈依道、經、師三寶,經師傳道德經,戒師傳虛皇初真十戒,度師傳給度牒,成為第幾代弟子,日後自稱「三清弟子」。               當張檉長老交代參加者所應恪遵「初真十戒」的責任後,接著垂問大眾能否謹守十戒時,大眾異口同誓曰:〝能〞!就像建造高樓,在地基舖下鋼條一樣,人們從此必須心口如一、穩如泰山,步步尋求自我提升了。                張檉理事長非常和藹可親,當他依科儀為每一個人分別噴灑淨水並賜加成時,道教會呂宸榮道長亦從旁協助,為每一個人作祈安儀式,整個恭受度牒之過程,規矩畢立,莊嚴無比。當道子恭虔誦念誓詞並接過度牒時,我可以感覺到左右弟兄們內心的感恩與激動,畢竟這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當中最足銘記的一刻,它使我們有了規則,有了方向,也有了希望。               典禮前後歷時約兩個小時,於中午時分圓滿結束,個個歡欣無比,捧牒而歸。道顯子之喜,難以言喻,蓋有尋獲歸鄉路之感,故於文後試賦韻一首: 時空茫茫依何處?        由來無知未曾思。長時造業難稱量,        因循凡習不離苦,幸登道堂蒙提攜,        天尊垂祐喜有路,寶牒今日恭手接,        燦然心開向仙都。                                                                                                                                                                              願共勉!          台北元太道堂地子誠敬參加「復禮傳度」儀式,  由「中華道教總會」主辦,                     成為道教第七十代弟子,亦稱「三清弟子」                                                                               三清道門弟子居常五箴:存好心●說好話●讀好書●學好樣●做好事。行持六訣:忠●孝●仁●信●和●順。

  • 道教的基本禮節(二)

    一、持香禮拜之儀(一)持香朝拜神尊之禮節極為重要,因藉之始能表達我們的虔敬;亦為禱祈神明傳達的媒介,所以有「祝香」之詞。 (二)持香朝拜時兩腳併攏,身體站直,先右手持香(圖一),左手握住右手(圖二),香頭齊於鼻息下(圖三),名為「報恭」;不持於眉或額頭上。禮拜時,身向前曲,而不動香炷(圖四~六)。 (三)「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是我們誠心向神尊稟告,求問、請示、謝恩及祈福用的,所以「香爇玉爐,心存帝前」始能感得「真靈下盼,仙斾臨軒」。一定要恭敬虔誠,以感恩之心緩緩持香行禮頓首,曲身而不動香炷,如此禱詞藉由香烟結成篆語飄於三界之上,逕達天聽,顯現出道子的莊嚴。   圖一圖二圖三圖四圖五圖六

  • 問道青城山

     「雲開綠野皆成畫、人道青城既是仙」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去年10月26日早上在陰雨霏霏的天氣下結束了都江堰的行程,下午便驅車朝青城山而行,約下午2點40分左右到達青城山下。           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發源地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公尺。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另外關於名稱的由來,有一說青城山原名為「清城山」,因古代神話說「清都、紫微、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時佛教發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發生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兒,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將「清城」寫成了「青城」,所以改稱青城山,此據並非傳說,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足為佐證。        大雨滂沱中,一行人沿著前山石階拾級而上,步行2公里後(下午 03:15)到達「月城湖」,月城湖位於青城丈人峰和青龍崗之間的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但曾因汶川大地震造成湖底地層裂縫,導致湖水流光成了枯湖,現已用人工填補恢復往昔碧波倒影的優美山湖景色。  山上的野生獼猴桃比澳洲種的奇異果小顆,亦是該地特產「洞天乳酒』的原料月成湖         乘渡船(上善舫,用鋼纜拉行)過湖後,即可搭索道纜車上行,出索道纜車站後沿階而至「慈雲閣」,「慈雲閣」是觀世音菩薩的主祀場,左側分別是「長生殿」、「財神殿」及「藥王殿」,右側則是「慈航普渡」,香火繚繞。         此時雨已漸歇,離開「慈雲閣」後,接著再步行約一公里後(下午 04:14)到達上清宮了。         上清宮位於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頂約500公尺的半坡上。上清宮始建于晉代,現存廟宇為清朝同治年間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宮門「上清宮」三字為蔣介石所題。宮內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經》五千言木刻,還有麻姑池、鴛鴦井等傳說遺跡……上清宮後為老霄頂、建有呼應亭、是觀賞日出、神燈和雲海奇觀的絕佳地點。  接近上清宮途中立有一「道」字照壁,其背面是「大道無為」四字        進入上清宮內,前面左為青龍殿,右為白虎殿,正面石階兩側邊壁書有大大金色的「道德」二字,氣勢十足,卻見張大千所書的上清宮石碑被斜置於左側角落下,殊為可惜。 石階虎側邊壁石階龍側邊壁張大千所書的上清宮石碑殿右側南樓前鴛鴦井有張大千先生手書「鴛鴦井」石碑         前殿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呂純陽祖師和張三豐祖師。登石級往後即步入三清殿,三清殿供奉三清道祖和三清弟子十二金仙。三清道祖聖號為: 元始天尊 居清微天玉清聖境靈寶天尊 居禹餘天上清真境道德天尊 居大赤天太清仙境 三清道祖十二金仙簡述:         道教源於原始宗教,信仰廣泛。據古籍記載,「夏后氏以松,殷氏以柏,周人以栗」後發展至星辰、河嶽、真人、仙人、神人,及一切有功於人的人,成為今天的多神教。傳說中的十二金仙即淵源於此。並奉元始天尊為教主,亦即天尊門下十二門徒。一、廣成真人‧居崆峒山。二、赤精真人‧居太華山雲霄洞。三、太乙真人‧居乾元山金光洞。四、清虛道德真君‧居清峯山紫陽洞。五、靈寶大法師‧居崆峒山元陽洞。六、惧留真人‧居夾龍山飛雲洞。(惧留孫佛)七、道行天尊‧居金亭山玉屋洞。八、黃龍真人‧居二仙山麻姑洞。九、玉鼎真人‧居玉泉山金霞洞。十、文殊天尊‧居五龍山雲霄洞。道場山西省五臺山。十一、普賢天尊‧居九宮山白鶴洞。道場四川省峨眉山。十二、慈航真人‧居普陀山落伽洞。 十二金仙        上清宮遊覽完畢,(下午 05:05),此時下山,早已錯過渡船5點停駛的時間,所以只好步行沿環湖走道過湖,此法雖然費時,卻能飽覽山湖景觀依然不虛此行。一路緩緩而行,到達山下時已近傍晚6點,一行人愉快的結束了此次的青城山朝聖之旅。 環湖步道建福宮八卦山門牌樓

  • 中元普度法會紀實

             七月是一個歡喜月,居於不自由地方的孤魂、野魂,只有這個月因開啟禁門,得以讓他們有自由的日子,所以是一個令那些不自由的魂,領受歡喜的月。          大家都懷著慈悲的心,只有七月他們才能接受大家的施奉,所以人們盡可能把握機會。          元太道堂屬道教,今年七月九日禮請誦經師父誦經,虔備葷、素供品。並由師姊們親摺蓮花,為其祝福,眾善信及弟子們,也虔備供品,道堂並準備每戶十二樣供品。          同日感恩  包大人大天尊,也讓我們藉此因緣,為包大人祝壽。名為祝壽,實則大天尊慈悲,拔度眾魂。          道堂主神太乙救苦天尊,七日特敕疏文,並指示科儀,弟子悉遵指示,希望他們能夠得到眾  大天尊,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拔苦超昇。當日下午太乙救苦天尊,親駕法台主持。  大天尊親臨,眾善信及弟子們,更是感受太乙救苦天尊之法力,祈望藉由天尊的慈悲,使眾魂離苦得樂,早獲超昇! 

  • 二次前去參拜聖境金光洞

             我們這一行道友興奮的又要再次前去金光洞參拜。 此次行程是我們在下機後於成都市區稍作休息,然後立即驅車前往江油市住上一晚。 第二天(10/15)我們一早驅車前往乾元山金光洞,車程約1小時20分抵達半山腰,跟去年停在同一處。我們就在此開始徒步前往金光洞,車程約1小時20分抵達半山腰,跟去年停在同一處。我們就在此開始徒步前往金光洞。我們上山途中恰巧遇到一團下山的嘉義參拜團(31人),他們身捧五尊太子爺神尊前來參拜,並在金光洞道觀住了一晚。我們約定回台後會前去交流,拜會他們的宮廟。          這條道路及上山步道在川震時受到嚴重損害,雖然已過三年多,但僅修復了百分之五十的路況。 值得慶幸的是步道已幾乎完全修建好了。 這次上山走起來感覺就舒服多了,速度也變得快一些。只是看到剛修復的步道又因落石受損有些不捨得!          約走了八十多分抵達金光洞道觀,道觀前的排樓及靈官仍在新建中尚未完工(去年是在整地中)。 道觀看上去與去年一樣完全沒變。 在道觀稍做休息及盥洗更衣,便立即前往金光洞去參拜,抵達洞內是有一些不一樣了;太子爺與三清道祖神像有了金身看起來莊嚴與神聖無比!          我們一行(約11:20)即刻進行禮拜及誦經儀式,約進行了1個多小時。之後全體就於道觀享用素食中餐(約13:30), 用餐後(02:10下午)即刻就進入金光洞內,道姑非常詳盡的介紹洞內的各處神尊與景色。 我們此次有要務是取一些洞內的淨水攜回台,給有需要的信眾去求取。 所以,我們在九龍柱取的龍泉水,在註生娘娘處取了淨水,最重要是大夥約花了近1個半小時在上人的煉丹池處取淨水。 因為,去年在此處無法取得適量的淨水,而今年就帶了一張塑膠紙以利收集淨水。 我們一行人約於下午四點半步出洞口。 然後,我們與金光洞道長及道姑在眾聖駕前合影留念。之後,就徒步下山離開金光洞。         這次朝聖之行讓我們目睹到另一番如畫的美景;去年是晴空萬里的天氣,可遠眺一望無際的綿延山脈風景。而今年是陰霾的天空,這樣的氣候讓我們欣賞到與雲氣相伴的綿延山景,就如國畫大師所描繪的山水,而實際景色之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開始步行地點到金光洞口,沿途從不同高度與角度下細細品味觀賞,是永遠烙印在心中不會忘記。  

  •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祈安法典記錄

            元太道堂自成立以來,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太乙救苦天尊聖誕日皆會舉辦聖誕祈安法典,少則一日,多則三日。今年,非常特別,決定採用正統的道教科儀,以頌經三日來慶祝。由中華道教總會的呂道長及十位門生所組成的祝壽科儀團負責法典的進行。        為慎重其事,於太乙救苦天尊聖誕法典前三周,便由眾弟子、會員、信徒召開籌備會議,事先討論法典供品之準備及各項任務分配,以確保法典順利進行。於法典前一天晚間,所有現場準備工作由朱陳火主任委員、徐總幹事、文書組、祭典組、志工、老師及弟子們,全心合力完成。         民國102年12月21日(農曆十一月九日)為法典第一天,早上六時,由主持高師兄及祭典組負責開壇事前準備,備有竹竿一支、馬草一堆、裝水桶一桶。首先,於道堂內、外、地下室以灑淨金令一張奉化加上鹽、米進行灑淨儀式,接著,取安營金令七張,每張金令另加七張壽金,由七位師兄按照安營位置圖奉化安營金令,並以立黑令旗金令一張加七張壽金奉化、立起黑令旗,同時,將開壇供品擺放在指定位置後,於八時三十分開啟元辰斗燈,展開一連串頌經科儀,「穹窿玉斗上卷」、「北極紫微法懺、開啟聖號迎神」,天廚午供科儀「天廚香齋妙供、三官感應妙經」。 午餐時間稍作休息後,始頌經科儀「穹窿玉斗下卷、度人上品妙經」,直至晚課供品準備,而後,頌經科儀「臨晚普濟寒林、廣祭十方幽魂」,法典的第一天於十七時三十分圓滿完成。         法典第二天早上,先將供品、敬茶、茶飲擺放在指定位置,於八時三十分開始一整天的儀式,頌經科儀「早課演法灑淨、演法灑淨斗筳」、「普化玉樞妙經、消災解厄祈福」、天廚午供科儀「雲廚香齋妙供、九天生神玉章」。午餐稍事休息後,於十四時持續下午的法典儀式,頌經科儀「三八朝天法懺、禮拜玉皇上帝」,接著,晚課供品準備,頌經科儀「臨晚普濟寒林、普施幽林寒苦」。         第二天法典最特別之處在於,有道教科儀班的道堂弟子共同參與,他們於每周六上課練習,今日由老師呂道長指派,輪流上場,頌經科儀。雖然過程並非完美無缺,但是透過努力表現,展現出學以致用,弟子們皆感受到收穫良多。晚間子時,開始準備暖壽、隔日拜天公及祝壽當天所需之供品,完成暖壽供品佈置後,於二十三時開始暖壽儀式,由主持高德雄及朱陳火主任委員帶領眾弟子與信眾虔誠暖壽,當日儀式約午夜二十四時圓滿完成。         法典第三天,一開始先將供品、敬茶、茶飲擺放在指定位置,八時三十分頌經科儀「早課演法灑淨、祛穢除氛法儀」,所有人員參加九時整開始之拜天公儀式。接著,頌經科儀「祿庫五斗金章、天庫補銀法科」、祝壽科儀「道教三獻科儀、青玄上帝祝壽」。祝壽及犒軍供品準備完畢後,十一時三十分開始犒軍儀式。下午時段,依著時程陸續進行下列儀式:頌經科儀「奉送斗真神聖、酬恩答謝百神」、薦拔六道斛食科儀用品佈置、淨法衣、聖駕降駕、祝聖及頒發獎學金、會員識別證、頌經科儀「施食濟幽晚儀、大施寒林悲苦」、分發禮籃、壽桃、謝黑令旗、謝營,謝營金令七張、每張金令另加七張壽金,由七位師兄按照安營位置圖奉化謝營金令,謝黑令旗金令一張加七張壽金奉化,同時,取下黑令旗。最後,於道堂內、外、地下室灑淨金令一張奉化加鹽、米,完成灑淨儀式。晚間於餐廳設置平安餐宴,餐後返回元太道堂頭殿,進行102年度太乙真人爐主執事競筊,所有儀式於二十一時結束,賜福平安歸,幸福溫暖的家。歷時三天太乙救苦天尊聖誕祈安法典順利圓滿完成,無量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