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藏》簡介

《道藏》簡介
宗教都有義理,義理來自經典,正信的宗教皆有自己教主或歷代聖徒所演述的經典。如基督教有《聖經》,回教有《古蘭經》,印度教有《吠陀經》,佛教有《大藏經》、(三藏),道教則有《道藏》。
雖然在張天師時,道教已具備宗教形式,但經典是慢慢地出現,經南朝陸修靜、陶宏景的編集,到北周時,有一道士王延奉命校《三洞經圖》就已把前時的經典整理出一個雛型了。稍後到了唐高宗及武后時,才正式出《道藏》的名稱。這時道藏又稱作《一切道經》或《一切經》。唐、宋時代均有編集,元時一度破壞、缺損,但仍多保留。今天所有道教的經典全部收集在《道藏》內。今天所用的《道藏》標準本是明朝英宗正統年間所刊印的,稱作「正統道藏」。共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計5485卷。《道藏》分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及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四輔及三洞,各分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籙、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讚頌、表奏十二類,合稱「三十六部尊經」。
道藏有如道教的火車頭,如果沒有它的引導,就會走不動、走不通。今天許多人不認識‹道藏›,不能依循經義及儀軌去理解道教的精神,所以出現了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令人遺憾。凡歸信道教者,若有疑難無法決斷,應該查閱《道藏》,以其中所收藏之文字為準,才能契合聖賢之本意。比如想查《道德真經》,可查「洞神部本文類」,各章各句均可清楚讀到。各部本文類包含了許多道經經文,想知各經經文,到本文類翻查即可。今後要復興道教,令正知正見弘傳人間,只能從認識經義,接觸《道藏》開始。起碼先對三洞四輔十二類的目錄建立印象,再學查閱細部。
道藏的內涵確實非常豐富,是道子巨大的財產,實可珍惜,妥加利用。 今「正統道藏›為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所刊行,共六十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