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您認為帳戶出現問題,可與我們聯繫



 
宗教答客問─談不同宗教間之互相理解
       
 
         
     台灣宗教文化豐富而多元,傳統宗教與新興宗教並存,外來宗教與本土宗教並存,此誠時代之盛事。
但不可諱言的,今天不同宗教仍有彼此理解不足之處。為求取社會更大的和諧,發揮宗教利益眾人的正向
力量,本刊記者林育菁特走訪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陳炯彰教授,與其談談改進之道。
 
Q:陳教授,您曾在教育大學任教,聽說常和學生討論世界宗教,可否向您請教有關台灣宗教  
的一些問題?
A:很高興能與您互相切磋。
 
Q:今天世界宗教很多,在台灣除了佛教、道教、還有基督教、天主教、亦有一貫道、天帝教及少數印度
教及回教徒等等。您如今皈依道教,是否意謂道教最好?我的意思是,道教教義是不是最高明理念最正確
,使您選擇了它?
A:您的問題也許可以改換一下,避免用「最好」的字眼。「最好」暗示宗教有層次高低之分。其實由於 
    太乙救苦天尊慈悲,我個人身心上的困難,得到祂的協助,而且也從道教經典得到深刻的啟發,使我對
生命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所以更適當的說,感性上我傾向道教。我
從之得到平安,得到心靈成長。應說道教適合我。我不贊成對不同宗教用「最好」或「次好」的說法去做
比較。
 
Q:常有其他宗教的信徒勸我改信,一直宣稱他們的宗教「最好」,您對宗教價值的解讀好像與他們不太
一樣?
A:一個特定宗教的信徒之所以強調自己宗教「最好」,應是和他們個人從己教獲得益處有關,比如有神
蹟拯救的見證或感應,或者也可能在己教教義中獲得指導,或教友們的扶持互助,使他們度過生命中的風
浪。所以宗教信徒具有衛教及向人傳教心態,是很自然的事,這是一種分享的心,其實是值得讚賞的。但
是我不認為一個人從以己教中獲益足以證實己教「最好」,因為幾乎所有宗教信徒也都津津樂道他們所得
到類似的益處,尤其是所見到的感應神蹟。每一個宗教的聖尊都一樣在給予有緣的人們協助,引導人們在
困難時找到出口,並提攜人們一步步成長。我們不應該去替有大能大力充滿大愛的諸神聖分別高低。
 
Q:如此說來,一個宗教中的個人經驗不可以推而概之,以免否定其他宗教信徒的個別經驗囉?
A:正是如此。
 
Q:但我仍有些疑問:認為「己教最好」是各宗教經典中常明示的道理,你對宗教經典會不會陷於否定?
A:我想不致於吧!每一個宗教經典都說自己的宗教最好,自己的神最高,如果特定宗教教典不向信徒自
稱最好最高,那麼還有誰會保住堅定的信仰?經典中說己教最好最高,是要堅定信眾的信仰,而不是要信
眾去與別教比較。自古以來世界各大宗教(猶、基、印、佛、道)出現的時間都不同,各有淵源,各有本來
的場域,並無互相針對之意。所有經典說自己宗教最好最高,並不是要信徒生出分別心,去貶抑今天的其
他宗教。
 
Q:的確,各宗教經典也都強調自己的神─如基督教耶和華、回教阿拉、佛教佛陀、道教天尊、印度教梵
天神─是"最高",能否進一步解釋?
A:所有宗教經典都說自己的神「最高」。但宇宙不變的真理是:「最高」只有一個。所以我們應打破個
別宗教語言的限制,而回歸到同一來源的真實面才是。
 
Q:這樣說來,所有宗教都「一樣好」喔?
A:人的性向各不相同,因此往往有不同的要求,有的人喜歡儀式隆重,有的人喜歡儀式簡單,有的人喜
歡討論思考,有的人喜歡道理明白,適合甲不一定適合乙,所有宗教都應並存,來滿足不同群眾的需求。
 
Q:可否談談您的宗教經驗及今天對宗教界的建議?
A:我以前在英國留學,曾和世界各地來的基、回、印、佛等各教信徒生活在一起,受到他們許多啟發,
感覺到其他宗教皆很有內涵。在這以前,我坦承由於對他教不夠瞭解而存在某些偏見。我覺得宗教之間應
互相聆聽對方,相信可以發現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那一個宗教都志在拯救個己及利益他人,目標一致。
但不是只一種宗教即可完全度化所有一切人。別的宗教也有度化人們的功能,那些我們自己宗教無緣度化
的人,有別的宗教「代勞」。我們應感到安慰,對別的宗教要知所感謝,懂得欣賞才是。
 
Q:社會的美在於人才濟濟,花園的美在於百花競放,人間的美在於諸教共濟,彼此親如手足,一同為全
體人類打拼,是嗎?
A:講得好極了!記得〈中庸〉有一段話,這樣寫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有容乃大,互相尊重即是大愛,也是宗教基本精神所在。
 
Q:謝謝您接受我的訪問。
A:謝謝。



 




 

首頁
元太道堂
元太慈愛人文推廣協進會
道堂簡介
道堂沿革
組織架構
道廟導覽
認識道教
交通資訊
聯絡我們
最新消息
服務
活動
電子書刊
線上捐款
下載檔案
太乙靈籤
瘋神紀
2013 © All Rights 元太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