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您認為帳戶出現問題,可與我們聯繫



 
老子與《道德經》
 

一、典故概說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最重要人物,一位是老子,另一位是孔子,如果抽離了這兩個人,中國文化恐怕就
要空了。孔子至聖先師,萬世崇仰,但是孔子認為他自己還不如老子。他說老子的高明,像乘風雲上天的
飛龍一樣,無人可及。孔子到周地去,問禮於老子,辭別老子回鄉後,告訴弟子:「鳥,吾知其能飛;魚
,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是《道德經》的作者,曾擔任周室守藏史,年歲畧長於孔子,西元前572年出生,距今兩千五
百多年,時當商朝武丁庚辰歲的二月十五日,生於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厲鄉曲仁里。傳說他是在李樹
下誕生,所以姓李。誕生時頭是白的,故稱老子。耳有三漏,故又稱老聃,名耳,字伯陽。道教先賢告訴
我們,他不是等閒之輩,而是  元始天尊所化之神寶君的化身,神寶君與  元始天尊同一道體。道書記載, 
元始天尊共有八十一次化身,老子是元始的第十八化,唐朝時高宗非常尊崇他,封之為「太上玄元皇帝」
,隨後在唐宋之際,被尊稱為「太上老君」。
         老子的偉大,在於留給後人曠世罕見的智慧寶典《道德經》。 中國道教有五大經,即①黃帝的《陰符
經》;②老子的《道德經》; ③尹喜的《文始經》;④莊子的《南華經》;及⑤金聖後闕帝君的《黃庭經
》。 這五大經義理都很高深,而《道德經》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影響到《文始經》及《南華經》。
東漢張道陵天師深悉其價值,故撰寫《老子想爾注》一書加以注釋發揮,奠定道教學理基礎。歷代道教徒莫
不將《道德經》奉為必習之經典。可以說,若無《道德經》,就沒有道教。
        《道德經》義理高深精微,是全世界人類的瑰寶,迄今已被譯成五十八國文字,譯本821種,廣受歐美
大學及學術機構研究討論。中國自晉代王弼撰《老子注》以後,歷代注釋的書不知凡幾,可以用「汗牛充
棟」來形容。《道德經》具有極大的啟發力,可以引發人們對宇宙、人生及知識本質的思考,因此人們各
依所見加以解釋。
        《道德經》是應函谷關令尹喜請求而寫的,文長五千餘言,共八十一章,分上、下兩篇。第一章到三
十七章為上篇,第三十八章到八十一章為下篇,書名取上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與下篇首句「上德不
德,是以有德」中的「道」「德」二字合成。此經原稱《老子》,三國時代從南方的吳國與蜀國首先使用
《道德經》之名。按古例,「經」高於「子」,可見其受後人重視之一斑,以後這個經名就一直沿用到今
日。
        「道」是普遍性的原理,「德」則是這原理個別性的應用。二詞本體上是相同的。「德」字從人旁,
乃是「道」的開展與落實。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簡單說,就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即是道。從歷史上說,老子時代禮崩
樂壞,入於亂世,百姓苦不堪言,受貧窮、苛稅、戰爭之苦。統治階層卻往往生活豪奢。《道德經》寫作
的主要對象是當時的統治階層貴族王侯。老子透過《道德經》想讓他們檢視自己內心,開發善性。以他們
的身份,若能自制修德,則足以為民表率,並使社會平治,民樂其生。因之,裡頭包含許多切實有用的道
德教誨,如寡慾、知足、謙卑、禮讓、仁民愛物,慎言守信、莊重嚴謹、以德報怨…等等,可以說是一部
實用又完整的道德百科全書。
         此經雖有近代西方人所說的形上學、宇宙論、知識論等,但老子並不是一般堆砌學術體系的哲學家。他
的目標在關懷社會,方法在教導王侯內斂、仁慈。發言的基礎,則是老子自己修練身心所得的智慧。所以
想了解《道德經》,理論的研究可能不是正確的方法,讀者還須以追隨老子實際修持之方法去體會領悟。
   
二、經義管窺
         去年筆者赴金光洞朝禮  太乙救苦天尊,剛抵洞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三清道祖和  天尊莊嚴的聖像,
及聖像下四句錄自《道德經》的經文:
 
「道可道,非常道。」(後畧「名可名,非常名。」)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後畧「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後畧「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玄之又玄。」(後畧「眾妙之門。」)
 
        斗大的兩排字,鏤刻在四尊聖像下,非常醒目。筆者心中不禁吶喊:「啊!  天尊希望來朝聖的人都讀
《道德經》」。「依《道德經》教導去做,才是朝聖的目的」。
         天尊以  太乙真人示現人間,就在此洞修成道果。我想,這四句經文不就是太乙真人自己修成道果的說
明? 既然來此朝聖,怎能不追隨  祂的腳步?
這四句話依序分別錄自《道德經》中第一章、八章、三十八章及第一章,皆是各章要點。此四句文義互相
呼應,緊密相關。故謹以之作為本刊「經寶拾綴」專欄的開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形容,就不是恆常不變的道。
        名,如果可以用文字描述,就不是恆常不變的名。
畧解:
         一般人凡事多以言語作基礎去認知。任何事物總要說出一個名字。然而,「道」是不能用言語表達,
是沒有名字的。如果形諸言辭,那便不是道的本身,只是外加的符號。道的本身和外加的符號是不一樣的
,道的本身有「恆常性」,不因時空變化而變化,所以稱做「常道」。但任何名稱,符號用來形容道的,
都會因時空變化而跟著變化。以「水」為例,中國人看到可以洗臉漱口的東西,給它一個名稱「水」(sui)
。英國人則把它稱做「窩特」(water),但本體是同一個。同樣的,萬物的本源,中國人稱它做「道」,歐
美人稱它做「上帝」,本體也是同一個。只因地方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所使用的言語就跟著有了差別,
如果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名稱,那本體便會被扭曲,而且可能引發爭論及糾紛。
        老子用心良苦,恐怕人們執著自己的言語為真理,而造成紛爭,所以把「名相」區隔於「實相」之外
。道的實相,不透過言語去捕捉,因為它是超越言語的。即使給它安個名字,也只是假名。道只能意會,
它不是藉言語或文字論述可以明瞭的。
        知識有三種,第一種是感官經驗知識,是藉眼、耳、鼻、舌、身五根作工具所獲得的,屬於「五識」
範圍,人人可以立刻獲得。但這種知識非常膚淺。第二種是邏輯推理知識,藉意識思維的作用,透過言語
文字表述所獲得的,屬於第六識範圍內,這也屬於淺層知識,受名相控制。第三種是心靈體悟的知識,西
方哲學稱之為直觀知識(intuitive knowledge),它超越言語。古今聖者所宣講的即是這種知識,屬究竟的
知識,唯一實在的真知,這是ㄧ般人所難以獲得的。無論任何宗教,用來引導信眾的是第三種知識,是由
心性修練而證悟的,非言語所能表達。所以任何宗教都應在「心」上下工夫,而不應在言辭上比高低。此
種直觀知識不單單屬於任何一個宗教,而屬於所有的宗教,全世界所有希聖希賢的人遲早都能分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譯文:
        最高的善像水一樣,善於利益萬物而不與相爭,處於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與"道"是很接近的。
畧解: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之所必需,若水枯了,草木五穀不生,人類也要滅絕。水的特質是利益眾生。此句
的意思是道德崇高的人(上善)像水一樣,滋潤一切生命,養育一切生命,關懷之,照顧之,令其存活、成
長、豐富、平安。不僅如此,還要不與之相爭,也就是不與之有所對抗,而隨順之。水的另一個特質是柔
軟,不頑強。水流動時,若遇阻攔,定另尋他路,不與阻攔物相對抗。所以人格崇高的人像水一樣凡事禮
讓,以謙遜的態度待人接物,不造成他人的困擾,而帶給他人方便,使人歡喜。如此一來,自己也沒有困
擾。「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則拿水往低處流做譬喻,教人們心無所爭,還要肯犧牲。當其它事物都
往高處爬時,水卻流向低下卑污無人願去之處,如污穢的地下水道,如荒山的坑谷等。無人願去的地方,
它去!人如果具備水這樣的特質,就與道很接近了。
         老子的意思是,不爭還不夠,還要甘願付出,更要甘願自己吃虧。好的給別人,不好的留給自己。擔
子輕的給別人,重的給自己挑。人家逃避不做的,自己揀起來做,不怨不尤,歡喜甘願。這就是聖人之所
以為聖人的道理。他透過這段話表達對我們的期待,我們若能有「吃虧愈多賺愈多」的心態,以老子的智
慧作指引,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真的不同,而對什麼是真理,也會有更清楚的認識。
(待續)
 
《道德經》經文
第一章  (觀玅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第二章  (觀徼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音聞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安民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不盈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守中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無私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
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若水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盈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玄德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首頁
元太道堂
元太慈愛人文推廣協進會
道堂簡介
道堂沿革
組織架構
道廟導覽
認識道教
交通資訊
聯絡我們
最新消息
服務
活動
電子書刊
線上捐款
下載檔案
太乙靈籤
瘋神紀
2013 © All Rights 元太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