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 綠竹筍
鮮.嫩.甜.美.賽水梨

木柵位於台北市南邊文山區,地理環境特殊,四面環山。本區綠竹筍大部分佈於老泉、博嘉、萬興各里之山坡地。栽種面積四百餘公頃,主要產期於國曆5至10月,而盛產期則在6、7、8月。本區綠竹筍目前栽培面積五百五十六公頃,單位面積每公頃量產約一萬二千公斤,年產量約六百六十七萬公斤,為目前本市最大之綠竹筍產地.所產綠竹筍供應本市南區及鄰近衛星城市之民生所需,由於本區綠竹筍品質優異,深獲消費大眾喜愛,生產綠竹筍往往供不應求。

竹類屬禾木科,是多年生常綠植物,桿中有節,高可達6至20公尺,根是鞭根植物,植物學上稱根莖,地下莖生的嫩芽抽出地面日漸成長便成竹;幼嫩時稱之為筍。綠竹筍耐熱力強,適於高溫多溼地區及砂質壤土與壤質砂土之環境生長。而本區土壤及氣候均符合其生育條件,所生產之綠竹筍甜美清脆爽口,有水梨般口味,而外型為牛角狀,色澤鮮明,筍殼光滑帶金黃色,又有「牛角筍」、「黃金筍」之美稱。四個里中萬興里原本有大片的綠竹筍園,因闢建木柵動物園,種植區消失,以致產量銳減,目前以老泉里最具規模,筍農大都四、五時起床,前往農園採筍同時趕在六、七時下山,把新鮮的綠竹筍帶到市場販售,目前大多數本區筍農都是自產自銷,主要市場集中在景美、木柵、新店一帶,只有少數筍農會把竹筍運到北市若干市場販賣。

文山區土壤氣侯因符合綠竹筍生育條件,所以生產之綠竹筍甜美爽口,有水梨般口味,而外型為牛角狀,色澤鮮明筍殼光滑帶金黃色,實為綠竹筍之上等筍牛角筍。因此消費者挑選時,宜選擇矮胖底部肥大,彎曲度越大越好。一般消費者選擇綠竹筍時,以外觀做判斷時,以筍尖不出青,矮胖底部肥大,彎曲度愈大愈者為佳。好的綠竹筍是牛角狀,色澤光滑帶金黃色,外型略彎,底部矮胖肥大,這種筍被稱為「牛角筍」。

TOP
 

木柵鐵觀音之美
台灣十大名茶

鐵觀音茶的特色
鐵觀音茶屬輕萎凋的茶葉,發酵程度約 15-30 ﹪,製程需特別反覆進行焙揉,以形成特別的喉韻。茶葉經初焙未足乾時,將茶葉用方形布巾包裹揉成球狀,並輕輕用手在布球上轉動揉捻;再將布球放入焙籠以文火慢慢烘焙,以使茶葉形狀彎曲緊結,經反覆焙揉,使茶葉中成份經焙火溫度逐漸轉化形成特殊之香與味,味濃而醇厚,微澀中帶甘味,有純和的弱果酸味,經多次沖泡仍能甘醇回韻。以鐵觀音茶種製作者為上品。依據茶業改良場為鐵觀音茶所訂的特色是:條索捲曲、壯結、重實,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葉表帶白霜,湯色琥珀,濃艷清澈,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喉韻強,香氣馥郁持久,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

鐵觀音茶原產在福建安溪西坪鄉堯陽一帶,已有二百多年歷史。臺灣鐵觀音茶的起始,據傳是清光緒 21 年( 1895 年),張氏先祖從安溪帶來茶苗來臺種植繁衍發展起來的。最早在新店大崎腳附近種植,之後遷移到木柵樟湖山,經營十餘年後,將茶園與製茶技術傳給張迺妙,返回福建安溪。張迺妙與張迺乾之後數次返回安溪,帶回鐵觀音茶苗回木柵繁衍,先後繼續發揚光大迄今。

鐵觀音茶茶名之由來
鐵觀音茶的由來:
據傳說「鐵觀音茶」原產於大陸福建安溪縣,在清朝乾隆年間由一位茶農「魏蔭」所發現,因魏氏篤信佛教,認其茶樹是觀音所賜,而所製茶色深沉重似鐵,故名為「鐵觀音」。「木柵鐵觀音茶」是於日據時代,木柵茶業公司委請張迺妙、張迺乾二位茶師由安溪引進,植於現在木柵國小後山及指南山觀光茶園樟湖內。

鐵觀音茶茶名之由來,相傳有二:
其一、清乾隆元年( 1736 年),堯陽人士王士讓在其書房旁荒園旁,見有株茶樹異於其他茶種,掘而另植之,採製成茶;飲之香濃味甘,轉呈乾隆皇帝飲用,獲垂詢佳賞。因茶葉烏潤結實,製成之茶葉色深似鐵、味厚甘醇,飲之心曠神怡如觀音普灑甘霖,又因茶種發現於南山觀音巖下,因名鐵觀音茶。

另一、清乾隆年間,有安溪松岩村民魏飲,篤信佛教每日清晨必用一杯清茶敬奉觀世音菩薩,菩薩感其心誠,托夢囑咐贈樹一株,乃依夢境至山上果尋獲奇異茶樹一株,於晨 曦下特別亮麗,移植回去培育,所製茶葉香氣獨特,由於茶葉沉重如鐵,又認為是菩薩所賜,因名鐵觀音茶。

木柵茶區現況
木柵指南里是臺灣鐵觀音茶的發源地和主要的出產地,當地的住民大部份多是有親屬關係的張氏人家,茶園分佈在指南里指南路沿線山區上,目前有三個茶葉農事班從事鐵觀音茶的產製,尤其正欉鐵觀音茶就是標榜用鐵觀音茶茶菁製成的茶葉更是馳名國內外,山區的農家大多可提供遊客品茶休憩的服務。木柵觀光茶園於六十九年( 1981 年)經臺北市政府輔導農會設置成立,是臺北市第一處成立的觀光農園,此種創新的農業經營型態,當時被美譽為指南里模式。
木柵地區為本市重要之農業地段,「木柵鐵觀音茶」為主要農特產品之一。產製之茶葉為目前台灣地區唯一正欉鐵觀音茶產區,亦為國內深具特色之農特產品,廣獲消費者之喜愛。
本區地處都市邊陲,農業生產成本較高早為不爭事實,而本區之茶葉生產更因地形、產量限制,多採手工方式採收、產製,茶農茶葉生產成本更是高漲。因此協助茶農促銷自產之茶葉,並增進生產者間切磋製茶技術之機會,提高產品知名度、建立地區品牌形象,以提昇產品價值感,增加農民收益,向來亦為本會農業之推廣重點工作。

TOP
 

木柵麵線窟

木柵早年是麵線製售的主要產地,尤其在北台灣有重要的地位,現在居住在木柵地區的許多居民應無法想像過去的盛況,但是在曾看過曬麵線場景的當地人來說,木柵麵線工廠林立的盛況,沿街曬麵的場景,都令他們印象深刻,也懷念不已。當年木柵產製的手工麵線,幾乎佔據國內麵線的主要市場,也因此有「麵線窟」之稱,代表了當時木柵麵線的榮耀。隨著台北都會區的發展,以及城市職業型態的改變,加上都市化之後地價上漲、空氣狀況不復當年,木柵曬麵的場景也不復存在,且面臨傳承的壓力,人工難求,手工麵線廠僅存三家左右,已經呈現沒落的態勢。

現在雖然麵線業已經式微,但早期道南橋旁曬麵線的景象,仍是許多人早期的回憶。木柵麵線根據大部分的說法指出,應該來自福建,而蔡姓福州老師傅可能是木柵麵線的起源,當初蔡老師傅搬遷至木柵,並在此收徒傳承,因為需求頗大,因此木柵麵線開始成為台北重要的麵線產地,鼎盛時期約為五十年代,當時大約有一、二十家製麵線工廠,木柵也因此被稱為「麵線窟」。

文山區九十三年文山郡藝術節的活動中,也製作了麵線福豬,這頭福豬用餅和麵線製成,拌茶油分送大家,代表「食福」之意,也象徵木柵地區的麵線史。目前在木柵路三段後面的巷子中,劉協昌製麵廠仍日復一日拉著麵線,木柵像這樣的麵線廠仍有大約三家左右,他們維持著木柵的麵線傳統,為這個日益現代化的地區,保留一條條傳統的美麗。麵線的製程較麵條更為耗時繁複,同樣是從和麵開始,光是調和鹽、水、麵粉的比例,便是一大學問,這也是決定麵線美味的首要關鍵。

製作麵線使用的是介於高筋與中筋之間的粉心麵粉,隨著時代的進步,麵粉的筋度種類也更多樣,希望能在口感上求進步,近年來也採用更具Q彈口感的麵粉種類。

捆、繞、拉 憑藉經驗與默契

麵粉加入水、鹽攪拌後,得先用手用力搓揉麵團,將麵團盤成手臂粗(約1 0公分左右)的粉條後再放進加了沙拉油的盤中鬆醒。下一步師傅得將粗粉條以來回搓麵、醒麵的過程,搓到變成約2公分寬左右,確定麵的延展性到達應有的標準 之後,才能進行捆麵、繞麵的步驟。

繞麵時,會先將兩根鐵杆插在牆面設計好的洞裡,將2公分寬的粉條在鐵條間來回盤繞,過程中粉條會越拉越細,此時便有如麵條般的雛形,接著垂掛在旁,等 待再次發麵,讓麵條增加多一點延展度。

捆麵、繞麵是影響麵線咬勁的關鍵之一,師傅拿捏力道、速度不同,就會呈現不同的結果,有些師傅上杆俐落、速度快,相對地麵條延展的時間也 較短,這樣的麵線口感會偏硬一點;有些師傅則是慢工出細活,動作比較慢也加長麵的延展時間,口感反倒Q軟,如何拿捏軟硬適中,都得靠師傅們經年累月的經驗 來判斷。

麵團靜置之後,師傅們兩人一組進行拉麵的工作,此時是考驗師傅之間默契好壞的時刻。拉麵的時候,兩位師傅必須同心協力,一位站固定位,另一個得運用腰部和整個手臂的力量讓麵線延伸,只見老師傅們宛如跳舞般,讓雪白的麵條 隨著韻律上下舞動,麵身也在上下舞動中逐漸窈窕,麵條從粗變細,然後變得更細,就把粗麵拉成了細線。

最後一道製作的手續是「曬麵」。劉鴻潤不諱言,現在的曬麵場不如以往寬敞,加上天 候難測及兩旁高樓遮陽,要用傳統日曬的方法已非易事。那麼,也就順應環境學著變通,改用機器風乾的方式,幸好麵線的口感也絲毫未減。

TOP